石家庄长城医院周围血管外科
大动脉炎 预防护理 静脉血栓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静脉曲张 布加综合征 糖尿病足 结节性多动脉炎 动脉栓塞 肺栓塞 其它血管炎 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大动脉炎治疗网 >> 首页 >> 静脉血栓 >> 静脉血栓常识 >> 正文

上、下肢、门静脉血栓的症状诊断

文章来源:石家庄长城医院  

    石家庄长城医院采用雷小明教授首创的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疗法治疗,可使血管再通、血栓溶解、避免肺栓塞、溃疡愈合。
    静脉血栓的症状从 下肢静脉血栓 上肢静脉血栓和门静脉血栓几方面来详细描述:
    一、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各分型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分为中央型、周围型、混合型。 
    各分型因其发病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如下:
   (一)中央型临床表现
    1、是指髂总静脉、髂外静脉、髂内静脉及股总静脉血栓形成。
    2、发病急、症状重,患者多表现为先有腹股沟区明显胀痛和下肢广泛性疼痛,随后于腹股沟以下肢体迅速出现广泛性粗肿、浅静脉怒张和毛细血管扩张;
    3、可伴有发热、皮肤暗红,皮温高,股三角区及沿股静脉走行区明显压痛,股内侧可触及长条状肿物。
   (二)周围型临床表现
    1、是指腘静脉以下的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小腿肌肉静脉丛静脉血栓形成。 
    (1)、小腿肌肉静脉丛静脉血栓形成:
    是指血栓局限于小腿肌肉静脉窦内。
    因为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不影响小腿血液回流,所以临床表现较隐匿,常被忽略。
    患者只是感觉小腿后肌群有肿胀感,小腿肌群中可有深压痛,Homans征阳性。若病情进展,可累及小腿主干静脉。
   (2)、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是指局限在小腿部位的深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包括腘静脉、胫静脉和腓静脉。
    其中一部分是由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蔓延而至,一部分是突然发病。
    临床特点是:突感小腿如被敲击,出现剧痛,行走时症状加重,患肢足部不能着地平踏,踝部明显水肿,踝周正常凹陷消失。
    若腘静脉血栓形成,则小腿肿胀明显,腘窝可有压痛。胫、腓静脉血栓形成,肿胀仅局限于踝关节周围。
    (三)混合型临床表现
     1、是指周围型的静脉血栓形成向上发展至髂-股静脉,或由髂-股静脉向远段静脉蔓延,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
    2、使下肢深静脉完全或几乎完全处于阻塞状态,造成严重的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患肢广泛粗肿、胀痛。患肢张力增高但浅静脉扩张不明显,小腿凹陷性水肿显著,腓肠肌饱满、紧韧。
    (四)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长期存在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那么,下肢深静脉血栓都有哪些并发症呢?
    肺栓塞  下肢浅静脉曲张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    慢性淤血性溃疡    下腔静脉堵塞综合症 布加氏综合症 盆腔静脉血栓形成 浅静脉曲张或扩张 生殖器浅静脉扩张    淋巴水肿   
    二、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
    (一)部位
     指的是上肢深静脉系统、颈内静脉、头臂干和上腔静脉的血栓形成,多见于腋-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
    (二)发病率
    以往认为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少见病,发病率低,但随着深静脉置管技术的普及与辅助检查手段的提高,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逐渐上升,有资料表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占所有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4%~10%。
    (三)病因
    在临床收治的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引发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有:
    ①PICC置入术之后、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后;
    ②起搏器安装术后;
    ③肱骨骨折行内固定术后;
    ④乳腺癌术后出现上肢静脉血栓形成,除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外,不排除淋巴清扫术中腋静脉损伤可能;
    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为易栓症的原因。
    ⑥脑血栓患者出现上肢静脉血栓形成,除血液高凝状态因素,与偏瘫后患肢活动少,静脉血流淤积有关。
    ⑦高血压、糖尿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其原发病有关。
    ⑧自发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则无明显诱因和确切的原发病。
    (四)检查诊断
     早期隐匿,可无特殊症状、体征,很难早期诊断,也易为临床医生忽视,而延误治疗。
     确诊的手段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如CT、MRI、彩超和静脉造影等。
      彩超因其无创伤性和良好的可重复性,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静脉造影虽然能直观的显示有无血栓,以及血栓的位置、程度及侧支循环等,是判断静脉血栓的金标准,但是,静脉造影是有创的检查方法,并可能加重静脉血栓的程度,甚至造成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尤其急性期更应谨慎使用。
      D-二聚体定量测定,是反映血管内血栓形成的敏感指标,对临床上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D-二聚体的检测有助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
         可引起患肢功能障碍,并可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一经确诊,应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通过去除诱因,拔出静脉置管,采用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疗法积极抗凝、溶栓、祛聚,辅以其他辅助治疗,改善血液循环等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肢功能。消除肿胀,防止肺栓塞发生。

   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血栓
    多发生于健康而活跃的男性青年,右上肢多见。
    患者发病前往往有受挫伤病史,如外展上臂洗擦窗户、类似拉单杠运动的强力用劲、蓝球赛中的反复投蓝或游泳等反复活动等,然后骤然发病。
    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血栓也被称为“受挫性静脉血栓形成”。 
    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一般认为静脉遭受一定方式损伤,加上原有解剖畸形引起静脉受压而壅滞,才会发生血栓形成。
    受伤的方式,可能是上臂的静脉直接受击,上肢过度外展时静脉受到牵伸,以及剧烈活动后过深呼吸时,静脉受到过度扩张。沿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的整个解剖行程中,可在若干位置受到压迫和损害。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的程度,取决于受累血管大小和部位,以及血栓形成的范围和性质。静脉血栓形成后,在血栓远侧,静脉压力增高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小静脉甚至毛细静脉处于明显的郁血状态,毛细血管的渗透压因静脉压力改变而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因缺氧而渗透性增加;以致血管内液体成分向外渗出,移向组织间隙,造成肢体肿胀。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所引起的静脉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血栓远侧静脉压迅速增高,使静脉骤然扩张,淋巴回流障碍形成水肿。因静脉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痉挛,使肢体远端处于缺氧状态,这一系列病理生理的变化,都能引起程度不等的疼痛症状。血栓远侧的高压静脉血,将和用通常不起重要作用的交通支增加回流,所以前臂浅静脉怒张。血栓蔓延可沿静脉血流方向,向近心端伸延,当血栓完全阻塞静脉主干腋-锁骨下静脉后,就可以逆行伸延。血栓的尾部或血栓碎片还可以脱落,随血流经右心,继之栓塞于肺动脉,即并发肺栓塞。
    腋-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后,可以机化,是由内皮细胞的生长,并穿透入血栓,这是再管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血栓的退行性变化如纤维化或部分液化。血栓机化的最后结果,将使静脉恢复一定程度的机能。但因管腔受到纤维组织收缩作用的影响,以及静脉瓣膜本身的遭受破坏,导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后遗症。
    临床症状: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全身反应较轻,局部主要有四大症状:肿胀、疼痛、发绀和浅静脉曲张。
    临床上急性期发病突然,患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呈暗红色,肢体皮温升高。
    上肢肿胀几乎都是最先出现的症状,从手指到上臂延及整个上肢,而以近侧比远侧较为严重,可累及胸壁和肩部。甚至没有疼痛症状。
    一般都表现为酸胀感觉,活动上肢时益渐增重,多位于上臂、肩部和腋窝。患肢可因静脉充血而出现紫红色斑片状或紫绀变色,而以前臂和手部较为明显。
    由于血栓远段静脉压力增高,曲张性静脉也日益增多。如果本病引起动脉痉挛,有些患者感到手部麻木和冷痛。甚则桡、尺动脉搏动减弱。
    临床体征:上肢肿胀、从手指到上臂延及整个上肢,由于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梗阻,使静脉压增高。肘前静脉首先呈现充盈饱满,即使高举患肢亦不瘪缩,静脉压力可高达300mmHg(39.9kPa)以上。
    浅静脉曲张都在1~2天内形成,先位于前面肩部和上臂,范围逐渐扩大,曲张静脉也日益增多。
    桡、尺动脉搏动一般不受影响;只有个别患者可因严重痉挛而使动脉搏动减弱,甚至不能扪到。仔细进行腋窝扪按检查,往往可以触及血栓静脉的索状物,有压痛。
    常见的并发症有肺栓塞,血栓的尾部或血栓碎片可以脱落,随血流经右心,继之栓塞于肺动脉,即并发肺栓塞。个别患者可因严重痉挛而使动脉搏动减弱,甚至不能扪到。
    临床诊断:根据症状和体征,一般都能明确诊断。作静脉压测定,与健侧对比,可以发现压力明显升高。 血象检查:一般正常,有少数患者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超声波检查,可以显示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且可与蜂窝织炎、淋巴管炎或肌肉内出血所酿成的上肢肿胀,作出区别。静脉造影能够进一步明确诊断,在急性期时,能显示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内有血栓存在,表现为充盈缺损,邻近开始出现侧支静脉;晚期时表现有丰富的侧支循环,主干静脉或者闭塞而不显影,或者再管化而恢复一定程度的通畅。

三、门静脉血栓形成及门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
  门静脉,主干是由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回合而成,其中约20%的血液来自脾。门静脉的左、右两干分别进入左、右半肝后逐渐分支,其小分支和肝动脉小分支的血流汇合于肝小叶内的肝窦(肝的毛细血管网),然后汇入肝小叶的中央静脉,再汇入小叶下静脉、肝静脉,最后汇入下腔静脉。所以,门静脉系位于两个毛细血管网之间,一端是胃、肠、脾、胰的毛细血管网,另一端是肝小叶内的肝窦。门静脉干粗短,成人平均长度为5.1cm或者6.75cm。
    门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发生于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门静脉血栓(PV)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多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导致肝外门静脉高压的主要疾病,门静脉血栓性阻塞多继发于慢性肝病及肿瘤疾患,单纯的肝外门静脉阻塞则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
    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复杂,主要有炎症性,肿瘤性、凝血功能障碍性、腹腔手术后,外伤性及原因不明性等。
    约有25%~30%的成人门静脉血栓病例继发于肝硬化,婴幼儿门静脉血栓形成,多继发于先天性门静脉闭锁、脐静脉脓毒血症、阑尾炎等。临床上门静脉血栓形成并不少见,但易被忽视,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而危及患者生命。
    门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较少见。慢性型则较为常见,患者多数继发于凝血异常及门静脉血流淤滞。最常见男性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常为促发因素。临床表现因血栓形成位置不同,症状有所不同。
    门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变化较大,当血栓缓慢形成,局限于肝外门静脉,且血栓有机化或侧支循环丰富时,则无或仅有轻微的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而且常常被原发病掩盖。
    急性或亚急性发展时,临床表现为中重度腹痛,或突发剧烈腹痛,脾大、顽固性腹水;
    严重者甚至出现肠坏死,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等。
    临床上许多不明原因的脾切除术后发热与门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个别患者还可出现严重的腹腔感染和中毒性休克。
    其中20%~50%的患者因腹膜炎、肠切除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门静脉血栓形成后偶见引起胆囊静脉曲张、直肠乙状结肠静脉曲张,肝坏死的报告。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腹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腹痛多为局限性,少数为全腹弥漫性。
    腹痛呈间歇性绞痛,但不剧烈,可持续较长时间,
    50%的病人有恶心和呕吐,少数患者有腹泻或便血,如突然产生完全性梗阻,可出现脐周剧烈腹痛,呈阵发性,多伴有明显恶心、呕吐,有排气排便。
   此时查体无明显体征,即腹痛程度与腹部体征不一致,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肠坏死的表现,持续性腹痛、腹胀、便血、呕血、休克及腹膜刺激征等。腹穿可抽出血性腹水。
    脾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为脾脏常迅速增大,脾区疼痛或发热。
   


  • 请专家帮忙--
  • --请输入正确的信息,便于及时指导患者治疗疾病!
姓    名: 性  别: 电  话:
您的问题:
留言内容:
    

>> 静脉血栓   

>> 联系我们   


地  址: 石家庄市高新区中山东路802号
新火车站:一:西广场乘516路 路线二:火车站乘55路车到白佛客运站下车转28、553、103、580路车到省二院东院下车
火车北站:乘88路到河北省二院东院下车
电话: 0311-85839178
微信:13831189439
*注:外地患者或对石家庄不熟悉的住院患者可免费接送!住院病人如需接站者望购买车票后及时与病房联系,以便派车。

百度地图脉管炎 静脉血栓 动脉硬化闭塞症 布加氏综合征
注:本站所有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内容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冀ICP备10001073号-12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证:冀卫网审字(2013)第32号    
咨询热线:0311-85839178 微信:13831189439 地址:石家庄市高新区中山东路802号
www.chinaxgb.com